自2011年底开始,艺术家杨宏伟就以纯粹理性的方式进入“像素分析”的版画实验,近期的作品则突破了材料的局限,形成“像素模块”的语言思维方法的展现。
现实或非现实的景观图像被重新定义,拓展了对绘画视觉认识的固化定式。形成杨宏伟的一系列观念艺术作品。
杨宏伟的绘画、装置,初看或是彩色的符号、文字或色彩丰富的色块形成悦目快感的抽象绘画,但当你用手机调成黑白单色模式时,另一个图像便产生了。
并且表面彩色的图像与隐藏的单色图像之间构成一种互文的关系,新的语义产生了,图像带来的美学、历史、社会性的内涵延展溢出。
在同一件作品中转换视角和观看方式后,所生成的两种完全不同的图像,溢出了丰富的语义和观念,也是艺术家杨宏伟独特的工作方法和语言形成的结果。
苏东坡《赠东林总长老》诗云:“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显现世界的本体真相的清净“法身”;也是积聚一切智慧断除妄惑的“报身”;
亦如宋代禅僧雷庵曾有诗“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道出随类现身,不可思议的化现之力,“化身”以常态显现,却智慧的呈现世界真相。
他说:“这次展览的观看方式与传统观展方式不同,观众需要借助手机来观看,当你打开手机相机的黑白模式之后,看到作品的图像与裸眼看到的内容完全不同。
在观展的过程中,观众既是被动的观赏者,又是主动的探索者,借此让作品与观众产生互动。在观看模式变化产生的反转感是一种新的艺术表现形式,探索着艺术语言的不同表达。”
杨宏伟的作品通过借助手机工具得以看到不同于表象的大反转,两种图像景观的内在关联有共同形成了两个不同图像之外的观感体验。
“所见非所见”展厅中,《达芬奇密码》这件巨大的布面油画作品以“像素”色块排列组合出丰富色彩的模糊图像,似乎是由长颈鹿、猴子和不同的植物构成童趣盎然的动物乐园。
由通俗的流行图像到严肃经典绘画的转换、重组,经由从裸眼到手机镜头的视角变化,完成了历史、地缘、文化、美学等等的巨大差异。
另一件作品《历史密码》更像由“像素”色块构成的抽象作品,打开手机的黑白模式观看转换为具有决定性时刻的历史的图像“雅尔塔会议”。
由时任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和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斯大林为代表的三个大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于1945年2月4日至2月11日之间在苏联黑海北部的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皇宫内举行的一次关于制定战后世界新秩序和列强利益分配问题的一次关键性的首脑会议。作品从历史的回望中切入现在与未来的思考。
或以米开朗基罗的雕塑“大卫”为原型铸模多块亚克力模块形成的墙面浮雕;或以达·芬奇《岩间圣母》的肖像局部为原型的不锈钢方块构成的墙面浮雕;
或利用亚克力板层叠,在光学透视下产生不同灰度,或不同反射角度的不锈钢片形成不同灰度,形成类似于木制“像素模块”的装置作品,“延伸了像素概念”。
同样以打开手机的黑白模式观看转换为古典的“酒神”图像,在“禁止”与“酒神”图像转化之间,形成了两种意象的差异。
艺术家杨宏伟早期接受铜版画、石版画、木面木刻和木口木刻等方面的训练,从事版画创作至今已经已有二十余年。
在传统版画的深研、创作的研所中,逐渐形成新的视觉方式——“像素”语言的推进。一次偶然的机会,杨宏伟发现刻版碎掉的一块木头带来的灵感:为什么不主动把这个版给打碎呢?
如艺术家所说,《像·素分析》项目是版画艺术语言延伸的可能性研究,该作品的整体思路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活字印刷术,采用西方木口木刻版画技术语言形式,结合当代数字矩阵的核心理念所构成。
从2011年底开始,就以一种彻底理性的状态进入“像素分析”的版画实验。像素译自英文pixel,图像元素(picture element)的简称。
杨宏伟的《像素分析》艺术项目就是基于像素这个概念不断发展而来,该作品的整体思路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活字印刷术,并采用西方木口木刻版画技术语言形式,结合像素矩阵的核心理念所构成。
其中“像素模块”是手工刻制的大约几万个像素,每个像素模块是由大小不等的梨木块制成,再把每个像素模块用木口木刻刀,刻出从百分之百到百分之一不同的灰度。
每5个色阶为一个灰度,共计20个灰度阶然后用像素模块拼版印制图像,利用这些模块可以随意组合出千变万化的图像。
《像素分析》的灵感脉络,有几个必要条件,一是做设计和印刷的经历,由于经常用电脑处理图像对像素的接触和认知。
二是梨木板材的裂开碎掉的现象。技术、经历和碎裂的板变成的小木块儿在某一刻都指向了“像素”这个概念。
《像素分析》是利用木口木刻的形式,创造一个像素库,并生产图像。版画的复数性在《像素分析》中变化了意义并进行了分裂,它变成一个单元,成为每一图像的因素,是一个不断裂变的过程,促使之前一系列的储备都在这一刻变得有效。
相同的像素,通过调换位置呈现不同的视觉图像,这里面就隐含着某种观念:不是依靠绘画的语言方式,而是通过一种语法,实现一种特定的语言表达。
从2019年,杨宏伟开始了彩色像素的尝试,称之为“色彩像素密码”。“所见非所见”展中的作品,是艺术家“色彩像素密码”工作方法的观念成果的现阶段展呈。
当我们用手机进行第二次观看时,会发现一个全新的世界。杨宏伟的艺术作品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一种眼球的冒险、视觉的游戏、 挑战心理边界的体验,更是对现实的一种深刻反省。”
艺术家杨宏伟的绘画的语言,图像的处理充满了理性的思考,又在观看方式的转换和色彩的差异性变化中,追问表象与实相之间产生的多重思考。
在拆解重组的时空图像中,地缘、空间、事件相互混杂融合。历史、现在、未来已经、正在、将要发生的亦真亦幻的人间戏剧变的虚拟化。
表达着模糊时空中永远充满张力的规训与对抗的关系;看似离奇精怪、超越现实、隔绝疏离般的梦幻氛围,实指大时代宏观背景的生命经验。